查看原文
其他

“不好好学习,你还有前途吗!”何为“有前途”还真难倒我了

安柏 海淀花生妈 2021-03-07

 
“不要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而要问什么让你充满生命力,然后付诸行动。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是有生命力的人。”
——霍华德·瑟曼

1

 为孩子前途发愁的教授父母
 
昨晚10点43分,我脱掉浴袍,正准备钻进被窝,隔壁爆发出一阵嚷嚷,带着清脆的哭腔——老房子隔音不好,所以适合培养住户柔声静气的好习惯,否则容易被人偷听。
 
这次我就扮演了一个偷听者——那声音是邻居的漂亮女儿,现在上初二。
 
紧接着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是她爸爸,努力压着火还是被我听清了——“再不好好学习,你将来还有前途吗?!”
 
隔壁的姐姐和弟弟都很可爱:弟弟小学二年级,圆头圆脑憨憨的,在楼道碰到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讲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当日大事和重要心情;姐姐个子娇小雪白的皮肤,眼睛长得像外国人,经常看到她下楼帮家里取牛奶买酱油,话不多,但我们问她什么她都会回答什么,有时还带着弟弟跳绳,给我们的感觉还是比较乖巧懂事的。
 
去年他们爸爸重新装修了房子,在狭小的空间里规划出姐姐和弟弟的单独房间。那是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对我说孩子读书任务开始重了,需要互不打扰的学习空间。关于学校,关于政策,他也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也巧,昨天下午理工男陪我去他一个中医朋友那里看咽炎。开好药,理工男问起朋友刚转进国际学校的初三儿子,一直都慈眉善目的教授,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结:
 
这孩子!他妈妈(也是一位教授)把他安排到国际学校,说白了就是逃避,英语一直都是他的短板,让他背单词他都不好好背,以后雅思托福考不好,国外去不了,国内还拿不到毕业证,这还怎么是好?!别说前途,连工作都找不到!
 
顾虑后面还有人在排队,我们也不能深聊,我和理工男只好说 :
 
男孩子开悟就是晚一点,自律性又差,如果找到自己人生目标,什么时候学都不晚的。
 
教授摇头:他好像对自己前途什么的一点儿也不担心,等他开悟了,苦头也要吃足了……
 
直到我们离开,这位教授还紧锁着眉头。


 
 

2

何为“有前途”还真把我难倒了
 
一天之内,听到和偷听到两位爸爸发愁孩子的“学习”和“前途”,我躺到床上,也开始发愁了——
 
人家家里双教授配置还发愁孩子的前途,我,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怎么可以不发愁花生和妹妹的前途呢?
 
我平时看看花生和妹妹的作业也会时不时发发愁,但是一想到前途这个问题我却愁不起来,因为,想研究问题必须先要定义问题,什么是“有前途”,还真把我难倒了。
 
其实吧,如果放在大众眼光里,或者我年轻的时候,“有前途”还是挺好定义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上一个过得去的大学,也不用一定常青藤或清北,毕业后有一份体面稳定上升的好工作,收入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买套房子再买辆车,结个婚生个孩子,可能对自己对父母来说就算有前途了吧?
 
但是世界变了。
 
是进网易这样的大公司做策划这样“稳定”的工作好?还是做“不靠谱”的网红像李佳琦这样不稳定的工作好?
 养活家人,要看你家人是准备让孩子从小读不要学费的公立学校还是一个月几万的私立幼儿园?将来孩子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念书? 买房子?真的有必要吗?哪个小朋友的父母和老人没个两套三套房的? 结个婚生个孩子?不结婚不生子的人这么多,你敢说他们都没前途吗?

现在做父母真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站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路口:一切固定的东西都在烟消云散,世界越来越多元化,未来越来越不确定,信息爆炸孩子比我们更懂市面上的新玩意,而我们却还玩命地用自己信仰的老传统和旧观念来教育孩子。
 
如果说我们小时候,父母拿“你不好好念书,长大去讨饭” “你不好好念书,长大去扫马路”来震慑我们,可以管一整天用的话,现在我们教育孩子“不好好念书,你将来还有前途吗”,我想,或许可以管一秒钟用。
 


3

为了将来的成就就能忽略今天的幸福吗?
 
当然,世界虽然变了,学习仍然很重要,而且是更重要了。
 
要进网易得上海交大这样的985,要当网红出众如李佳琦也是南昌大学这样的211,还是他专业化妆课程中的学霸!
 
但是,学习仅仅为了将来“有前途”,这件事不仅有点虚,而且有点远。如果我们总对孩子说,你现在读书都是为了明天的前途,他就会渐渐形成一个印象,读书是痛苦的但是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前途所以要忍。
 
我们这些中年人,习惯了为目标而活着,今天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将来到达一个目的地。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上个好学校,上个好学校是为了有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好像人活一辈子就是为了一个将来的前途,现在幸不幸福,有没有意思,倒是全然可以忽略。
 
的确为了将来更好人们需要现在吃点苦,但是人生就是一段段组成的,不好好过哪一段似乎都说不过去。如果一个人的一生,读书的十几年时间是要牺牲的,工作的二三十年是要牺牲的,有了孩子又要为孩子牺牲,那么你自己的人生究竟在哪里?
 
这样的状态下,人活得没有自我、没有尊严、缺少生机,又怎么能谈到前途呢?
 
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做精神科医生时接待过很多患有空心病的学生。
 
他说,空心病,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不像抑郁症,很难治愈,因为这不是单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而空心病的核心是狭窄和脆弱的价值观,人生的目的只是追求金钱和地位,学习和工作只不过是追求这一目的的手段。
 
而实际上,越是稀缺的才越能吸引孩子,别说现在的家长再用金钱和前途做诱饵打动不了在物质丰盈中长大的孩子,人的内心还存在更广更深的追求——
 
纯粹的求知欲,探索的乐趣,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获得的力量感和成就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身份认同感…… 但是在狭窄的价值观下,人的本性和良知是被忽视的,人们没有办法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自我肯定。
 


4

学习就和人生一样,总有喜欢和不喜欢的部分
 
同理,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热情和生命力,如果孩子越学越没热情,反越来越厌烦,这种教育就是不成功的。
 
如果和孩子讲前途没效果,那么首先就要鼓励孩子思考和发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别人认为有前途”和“自己心里有梦想”是两回事,不是别人眼里有前途,而是自己心里有梦想才能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
 
我和花生讨论将来,会问他将来想干什么,倒推到现在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学习什么知识。
 
其二,与其讲未来的前途,不如讲今天的收获,学会在学习中发掘乐趣。
 
这有两方面,一方面不要破坏和干涉孩子天生的求知欲,即使他探索的知识和你认为的前途不太吻合。
 
花生对地理历史有自发的热情,虽然我的偏见是男孩应该牢固掌握理工科知识才有硬实力,但是正因为“有前途”这件事如此不确定,我却可不敢说学IT就会比学历史有前途,特别是当孩子学历史比学IT更喜欢又更擅长时。
 
当然也不能放弃自己兴趣欠缺的学科,学习就和人生一样,总不可能样样喜欢样样称心如意,除了少数的精彩时光,大部分时间还会枯燥无聊甚至辛苦困难,这也是教孩子要扛起责任,学会适应枯燥,不逃避自己必须做的事。
 
那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孩子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上,给一些适当的引导。
 
我对花生说数学很重要,是很多学科的基础,你喜欢的地理也不例外。
 
如今语文课本里要求背诵的古文很多,也是孩子头疼的,需要在适宜的场景下尽量带孩子发现古文之美。
 
在西湖边散步时,请教花生《答谢中书书》中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他会格外积极。国庆节抽空一起逛北京古典庭院,聊聊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们俩也都格外轻松愉悦。
 
所以最后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更广义地看待学习——好好生活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如果国庆7天假期都坐在家里学习,那么再美好的文字和意境,孩子也会讨厌的吧。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父母不一定能在专业选择和兴趣爱好上影响孩子,但是父母如果自己能生机勃勃地活着,内心充盈,孩子一定会在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上受到更积极的影响。
 


5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有生命力的人
 
只知道有今天不知道有明天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在佛学里称为断见,不是一种可取的生活态度;只知道明天不知道今天的人,牺牲所有的当下就是要换回明天的成就,佛学里称之为常见,是另一种误区,同样不值得推崇。
 
我们需要在当下的快乐和远期的成就之间取一个中道,这才是身心平衡之道,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现在一些家长反对“快乐教育”,可能就是进入了“常见”这个误区,学习当然要付出很多辛苦,但是认定学习就是痛苦的,学习只是为了将来的快乐而不是今天的快乐,那一定是学不好的。
 
就是被人们诟病为“高考工厂”的衡水中学,学习也不总是为了升学,学习也不总意味着痛苦。
 
《南风窗》写了衡水中学一个叫孙熙杰的同学,他的目标是河北省状元,今年高考分数出来他是669分,全省排名40多位,清华稳了,但是他还是有点沮丧。
 
衡水中学流行一个理论,叫“大考试观”,意思是人生就是一场考试,要学生们提起精神,终生学习,随时应对。
 
但是孙熙杰不同意,他说,说人生是一场考试,有些狭隘。你不要觉得我矫情,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学习让人快乐。
 
不要小看一个衡水中学学生的头脑,他的观点已经超越了大多数北上广深家长的认知水平。
 
如果家长和孩子不仅仅把学习当成通往未来前途的铺路石,而是学会更多地发现学习当下的乐趣,抱着努力耕耘不问前程的态度,这样孩子的心态和干劲就会大不一样。
 
而所谓的有前途,虽然有很多变量,但是不变的是价值——对自己对别人都有价值,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被世界需要。
 
那如何被世界需要呢?
 
“不要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而要问什么让你充满生命力,然后付诸行动。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是有生命力的人。”
——霍华德·瑟曼
 
何为有前途?就是活得像个人样,生气勃勃地探索自我和世界,进行建设和创造,为他人带来价值和美好,而不是活得像个机器,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按照设定的程序朝着目标一路狂奔。


相关阅读:


“自鸡”娃养成记


藤校招生官:华裔孩子优秀的惊人相似,却大多缺少一种能力……



安柏的新书《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与事业平衡的陷阱》目前正在当当、京东和天猫店热销中。


当当网购买链接


也可打开手机淘宝在天猫上搜索《不完美更幸福》即可获得链接。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花生地

生活是一座好玩的大花园

↓↓↓


花生地主人简介:

安柏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硕士

世界500强老司机

文艺中年

海淀妈妈

分享育娃故事

交流教育心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